說起談薪,對于很多的職場人士而言,這都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過程了。進入到談薪的緩解當中,也就意味著面試官對之間的面試表現有很好的認可,這個時候到底應該怎么談?如果要的高了,怕企業覺得自己獅子大張口,錢不配位,要少了,自己又感覺吃虧了,那么,到底該怎么談呢?
想要提出合理且有據的報價,需要事先了解自己的薪資構成,在這個基礎之上,找到合理的漲幅空間,進而順利的談到較高的薪資,不少大型的公司除了基本的工資以及年終獎之外,還會有餐補、交通補貼、房補、過節費等等,這些實際上都是可以算在薪資當中的,以這些作為基礎的話,就可以很好的計算自己的月平均工資了。當然了,這只是應該報給HR的目前薪資,還需要參考行業內這個崗位的薪資狀況,并結合自身的實際訴求,最終得出期望的薪資。
通常情況下,薪資是一個綜合性的勞動報酬,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“整體薪酬”,它主要包括了直接經濟部分、間接經濟部分以及非經濟部分,其中的直接經濟部分又包括了基本工資、業績獎金、股權紅利、各種津貼等等,間接經濟部分包括保險、福利、補助、優惠以及假期等等。一些面試官只會介紹一個大概,這就需要我們提前去做了解,對面試官沒有提到的,但是我們又特別關注的那一部分做補充追問。然后根據薪資構架,來衡量自己的預期是否需要調整,是否需要進行下一步的談判。
我們可以報出期望的薪資,這實際上也反映了自己對自身價值以及行業的認知,這也是面試官對你的一個考察點,過于具體的數值,會削弱我們在報價上的靈活性,這就需要明確自己的底線,可以接受的最低薪資是多少,低于這個數就不做考慮,還有就是要摸清崗位的上下限在哪里,并且根據自身對公司的意向度、整體面試表現以及崗位匹配度等綜合評估,在區間內定出自己期望的范圍。
事先準備好相應的薪資材料
對企業的薪資構架有充分的了解
給出能夠接受的薪資范圍
(原文出自廣東省技能人才網)